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史彦:我遇到的最差电子商务公司



 
 

Sent to you by yang via Google Reader:

 
 


我遇到的最差电子商务公司
第一次见到刘强东是在去年的一个电子商务大会上,当时我对他和京东一无所知,只知道徐新在这个公司投入不少,但现场那些年轻的和不太年轻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对他的顶礼膜拜让我有些吃惊,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开始关注京东。
在公司的宣传资料上写着"专业的数码网上购物商城,产品包括数码、家电、手机、电脑配件、网络产品等数万种商品直销,便捷,诚信的服务,为您提供愉悦的网上商城购物体验!"我研究过一些产品的价格发现并不便宜,当然,我的参照系是淘宝,个中缘由不说自明。
我对一些新涌现出来的公司充满好奇,尤其是新一轮融资之后经过媒体软文的系列炒作之后,我想知道他跟淘宝这类C2C的平台到底有什么区别。
体验是最好的方式,我订购了一台HP的笔记本电脑,订单说明了送货时间,省去了电话或者邮件的确认,算是流程的优化措施吧。因为开会忘了带手机,回来看到3个未接电话,回电是快递,很不耐烦,因为他来了,我没接电话,所以他说"今天没空,改天送吧",我觉得有些理亏,央求之后终于送来。
看到的电脑挺好,开机之后没有熟悉的XP或者VISTA,出现的是只在装机时才能看到的DOS,一时崩溃。我记得从06年开始北京就禁止出售裸机了,便开始和京东沟通,客服的态度是很好的,热情的很职业,说明问题和要求,被告之你填返修单吧,明天会有人联系你。按照要求填完,等待电话,一天没有,打去询问,要求再填,稍后联系,没有等到电话,过了一个周末,依然没有消息,等到周二再次询问,被告之"请求被终止了",理由是不接电话,无语。接下来的交涉被转了四五手,每个人都要求我去网上填写单子,他们再来处理,没那个单子,他们就不会处理这事,真是网络企业啊。他们不会给你邮件,说好的电话没有接到过,也是,一个五千多的电脑在他们十几亿的销售额里真不算什么啊。
给我的最靠谱的建议是我自己去找HP做质量认定,反正他们是没有责任的,我们在电脑裸机这个问题上展开争论,后来我才觉得自己掉进一个坑里,对方一直在看戏,在语带挖苦,不卑不亢的谆谆诱导之下,我尘封多年的记忆才慢慢透过气来,我才明白自己想当然的认为操作系统就得是XP、linux,忘了亲爱的DOS,那个黑屏,闪着C:的东西,我还想起了两年前的讨论,面对禁售裸机的规定,当时一众厂商就颇不以为然,魔高一丈,免费的DOS系统就被认为是应对之策。在这一点上,伟大的HP、京东和中关村的商贩们并无不同,当然,他们反对盗版,所以也不会都给你装上正版软件。
我逐渐意识到自己走进了一个两家大公司默契制造的一个圈套,只能埋怨自己的无知和健忘。事情本该这样结束,可惜我是一个总习惯后挂电话的人,最后我听到了"傻X"两个字电话随即断了,我想应该是在放下听筒的过程中说的吧。
我没有力气再去争吵"我是不是个傻X"这样的问题了,虽然很愤怒。我后悔没有选择淘宝,之前我曾在这里买过电脑,是最愉悦的购物过程,店主对信誉的珍惜,对客户的尊重让我感慨,他们从未获得几千万美元的投资,但至少诚实,不骂人让你觉得甚至有些亲切。
淘宝的成功是工具主义的成功,马云捕捉到了中国商业世界最缺乏的信任并且用网络工具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每家店主页面闪烁的小钻多少对顾客的吸引力完全不同。在这里,消费者似乎变得强势一些,店主会关照好每个客户,他们知道恶评就是一场灾难。
京东震撼人心的是他的速度,两三年时间从三千万发展到14亿的销售额,但我的经历告诉我,和那些依靠繁琐制度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自认倒霉的公司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有共同的特质,销售之前都是很好的,东西卖完了跟他们就没关系了。当你自认为处在红海之中,个别消费者的不爽在他们看来是无所谓的,大公司病并不只发作在大公司里。
可能有一天京东会突破100亿甚至1000亿的关口,反正我是不会贡献一毛钱了,我也会劝告身边的人不再去了,这么说有点泄私愤的意思,但我实在担心,因为下一个"傻X",可能就是你。


comment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